关于举办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化学测量技术竞赛的通知
各本科院校及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深化新工科建设,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全球广泛进行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的背景下,提高电化学测量技术在创新研究中的应用能力,加强我国化学工程与工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能源化工等相关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能力,激发大学生在电化学测量技术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定于2025年4月19日启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化学测量技术竞赛”(以下简称“ECMT竞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ECMT竞赛以“电化学测量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为主题,以精确性、实用性、创新性为原则,充分发挥ECMT竞赛在科研与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研究能力和设计能力,鼓励大学生热爱专业、关注行业发展,投身化工行业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的研发实践,为大学生展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提供竞赛平台,引导和支持电化学测量新技术成果在企业中进行应用。
二、参赛对象
面向全国全日制本科高校化工、化学、材料、能源等相关专业,参赛队员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研究生。
三、大赛报名
ECMT竞赛报名在网上填报,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5日23:00。请参赛队伍登录竞赛官方网站(网址http://ecmt.cteic.com),首先注册账号(账号名即手机号),然后登录系统,点击“网上报名”,填写报名信息。每个参赛队伍由队长报名,填写队长、队员和指导教师的信息。
1. 赛区说明:本届竞赛分五个赛区报名和进行初赛。按学校所在地的所属赛区报名,不限制各校参赛队伍数量。按本科招生代码区分各校,本科招生代码相同的是同一所学校。无独立招生代码的分校按主校区所在赛区报名。
(1)A赛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
(2)B赛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
(3)C赛区: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
(4)D赛区: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海南、广西、广东;
(5)E赛区: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
2. 组队人数:2人。实际参赛人数不足2人的队伍成绩无效。不能跨校组队,可以校内跨专业组队。每人只能参加1个队伍。每队配备指导老师1-2名,指导老师只限于赛题与方案指导。
3. 组队类型:分为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两类。
(1)本科生组:2名本科生组队。
(2)研究生组:2名研究生组队,或1名研究生和1名本科生组队。研究生为全日制在读博士生或硕士生。
4. 组队信息修改说明:报名截止前,可在系统内更改组队信息,不要重复填报,避免因参赛信息错误导致无法晋级。报名截止后,不可更改组队信息,若有队员无法参赛,则该队成绩无效。注册手机号与参赛队长的手机号强制绑定,更改组队信息按以下三种情况处理:
(1)队长不变:若更改自己、队员或指导教师的信息(可以更换队员和指导教师),登录报名系统,点击网站主页上的“参赛队伍”一栏,可看到已填报的信息,在页面上修改之后,点击“提交”即可更新报名信息。
(2)更换队长:若报名后决定更换队长,原队长登录报名系统,点击网站主页上的“参赛队伍”一栏,可看到已填报的信息,点击“取消报名”按钮,删除已报名信息。然后由新队长在系统中注册账号,填写新队伍的报名信息。
(3)取消报名:若报名后决定不参赛,登录报名系统,点击网站主页上的“参赛队伍”一栏,可看到已填报的信息,点击“取消报名”按钮,删除已报名信息。
四、赛事安排
ECMT竞赛分培训、初赛、复赛、决赛四个阶段。
1. 培训阶段:2025年4月19日举办电化学测量技术培训。面向所有参赛者开展直播授课,讲授电化学测量方法、数据处理方法、仪器使用方法、电化学测量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处置方法等。培训结束后,参赛选手可以参加电化学实验室安全技能考核,培训平台操作方法在官网上发布。
2. 初赛阶段:2025年4月26日至4月27日为初赛。初赛采取网络在线答题的方式,具体参赛时间和初赛细则根据各赛区报名情况稍后公布。
按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分别统计初赛成绩和入围复赛名单。入围复赛条件如下:
(1)按各赛区实际参赛队伍数量分配比例,根据考试成绩定分数线,最多前25%入围决赛;
(2)各组别,每个学校最多入围组数不超过2组(实际参赛队伍数量为1-4组时),或入围组数不超过实际参赛队伍数量的50% (实际参赛队伍数量大于4组时);
(3)按每组2人初赛成绩之和排序;
(4)入围复赛后不分赛区,只按分组(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比赛。
复赛入围名单于2025年5月8日之前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官网和竞赛官网上进行公示。
3. 复赛阶段:2025年5月16日至6月19日为复赛。复赛入围名单公示期结束后发布复赛题目、参赛细则和评分标准。
各参赛队伍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电化学实验室安全技能考核合格成绩单、样品测试过程视频和测试报告。各参赛项目按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的分类,由专家委员会分别组织评审,按评审得分高低排序。复赛评审得分为前24名的队伍(根据各组别参加复赛队伍数量按比例分配,每所高校在每个组别入围队伍数量不超过3支)进入决赛阶段,角逐特等奖和一等奖名额,每所高校在每个组别获特等奖队伍不超过1支。其余完赛并达到一定分数线的队伍获得二等奖(分数线由专家委员会确定)。
决赛入围名单于2025年6月30日之前在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官网和竞赛官网上进行公示。
4. 决赛阶段:2025年7月14日至7月20日,由专家委员会组织线下答辩。综合参赛作品复赛得分和决赛答辩得分,确定特等奖6名,一等奖18名。其中参赛作品复赛得分占总成绩的40%,决赛答辩得分占总成绩的60%。线下答辩的地点在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具体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五、大赛奖励
ECMT竞赛设立学生组奖和组织奖两类奖项。由竞赛组织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颁奖仪式在答辩后现场举行。大赛奖项设置如下:
(1)学生组奖项
根据比赛结果,获奖名额总数如下。
奖项 |
名额 |
奖励内容 |
奖金 |
备注 |
特等奖 |
6 |
奖金+奖杯+证书 |
5000元 |
税前奖金 |
一等奖 |
18 |
奖金+证书 |
2000元 |
税前奖金 |
二等奖 |
若干 |
证书 |
无 |
|
优秀指导教师 |
特等奖和一等奖获奖队伍各推荐1名 |
证书 |
无 |
|
(2)组织类奖项
根据有效参赛队伍数量(50%权重)和获奖队伍数量(50%权重)的换算分值排名。
奖项 |
名额 |
奖励内容 |
备注 |
优秀组织奖 |
10 |
证书 |
颁发给院校 |
(3)能力评价证书
完成培训课程学习和初赛的参赛选手,理论知识考核合格(初赛成绩超过划定的分数线)且电化学实验室安全技能考核合格(成绩不低于90分),可免试获得中国化工教育协会颁发的大学生电化学测量技术能力证书,参赛选手取证自愿。申请方式另行通知。
六、大赛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大连理工大学
承办单位: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教学与科研工作部
协办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州大学黄埔氢能源创新中心
南方科技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系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新疆大学化学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能源与材料学院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
上海电力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山西农业大学基础部
中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支持单位:深圳市新威尔电子有限公司
化学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北京欧倍尔软件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辽宁嘉顺科技有限公司
大赛设竞赛组织委员会和竞赛执行委员会。竞赛组织委员会负责对本届大赛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并负责竞赛技术方案的审定。竞赛执行委员会在竞赛组织委员会领导下全面负责赛事的具体组织、管理与协调,开展测试技术成果宣传与推广应用工作,对赛事及相关成果的合法性负责。本届竞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负责赛事筹备和举办等相关工作。
竞赛组织委员会组建以化工专业知名教授及化工企业知名专家为主体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和仲裁委员会,依据《全国大学生电化学测量技术竞赛规程》开展评定工作,并保障评判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七、其他事项
1. 大赛赛务费:本届大赛初赛和复赛在线上进行,无参赛费用。决赛在线下进行,不收赛务费,交通费和食宿费自理。
2. 竞赛咨询请用微信扫描以下二维码,进入“赛事咨询”提问,初赛、复赛相关事项由各赛区负责人负责解答,决赛及其他相关事项由大赛执委会办公室负责解答。
“赛事咨询”页面二维码
八、联系方式
1. 各赛区联系人
赛区 |
联系人 |
电话 |
邮箱 |
A |
楚盈(黑龙江、吉林) |
15104585963 |
chuying@hit.edu.cn |
曹晶晶(辽宁) |
13154282873 |
hgylcaojj@163.com |
|
徐昊(内蒙古) |
15652285751 |
xuhao@imut.edu.cn |
|
B |
刘道庆(北京) |
18810360592 |
liudaoqing@cup.edu.cn |
陆子洋(天津) |
13516299671 |
ziyanglu@tju.edu.cn |
|
谭强(河北、陕西) |
18182638339 |
qiangtan@xjtu.edu.cn |
|
潘晓娜(山西) |
15165075296 |
panxiaona@sxau.edu.cn |
|
C |
刘杰(山东、福建) |
15689987734 |
jie.liu@qust.edu.cn |
王丹(江苏、江西) |
18796966389 |
danwang@cczu.edu.cn |
|
辛志玲(上海、安徽) |
13371895967 |
xinzhiling@126.com |
|
刘姣(浙江) |
17300988947 |
liujiao2023@cjlu.edu.cn |
|
D |
杜磊(四川、云南) |
13804563872 |
lei.du@gzhu.edu.cn |
李庆阳(重庆、贵州) |
15204317006 |
qingyang@jnu.edu.cn |
|
曾林(广东、广西、海南) |
13088837064 |
zengl3@sustech.edu.cn |
|
E |
种奔(河南、甘肃) |
13636805282 |
chongben@xju.edu.cn |
孔熙瑞(新疆、宁夏) |
15231207931 |
Racy-Kong@xju.edu.cn |
|
宋玮(湖南、青海) |
13643472329 |
20200136@nuc.edu.cn |
|
刘安敏(湖北、西藏等) |
18342781175 |
dlutecmt@163.com |
2. 竞赛执行委员会办公室
(1)大连理工大学
联系人:刘坤老师 (报名相关)13889458316
任雪峰老师 (培训课程)13942737257
孟玉兰老师 (初赛复赛)18342788617
地 址:辽宁省盘锦市辽东湾新区大工路2号D01楼303室
邮 编:124221
邮 箱:dlutecmt@163.com
(2)哈尔滨工业大学
联系人:孔凡鹏老师 15846628962
地 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92号明德楼C区1320室
邮 编:150001
邮 箱:echem@hit.edu.cn
(3)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联系人:高子淇老师 010-64519659
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青年湖南街13号B座208室
邮 编:100011
邮 箱:shihuagzq@163.com
中国化工教育协会
2025年3月27日
上一篇:没有了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
及时了解协会动态